《典籍里的中国》| 苏轼:独一无二的苏东坡

administratoradministrator 文学一角 2024-11-21 565 1

苏轼,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。一生风雨,过眼云烟,我行我素,泰然处之。他把别人眼中的苟且,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。《典籍里的中国》| 苏轼:独一无二的苏东坡1057年,苏轼进士及第,那年他刚好二十岁。他的每篇文章问世,都会在宋朝顶级的朋友圈引发高度关注和转载。欧阳修甚至给予了这样的评价:“此人可谓善读书,善用书,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。”这个评价有无过誉之嫌?当然没有,甚至还趋于保守。因为苏轼不仅文章独步天下,他的诗词、书画,都足以和同时代顶级人物相提并论。《典籍里的中国》| 苏轼:独一无二的苏东坡文章自不必说,唐宋八大家,苏家父子就占三个。谈到诗歌,他和王安石、黄庭坚比肩,合力推动了宋诗的发展。论词作,他更是豪放派宗师,放到历史长河里也是顶流名家。至于书法和绘画,纵然没有他的文学才能那么耀眼,但也不失为宋朝的门面。套用现代的说法,苏轼是一个“综合能力”非常出众的人。甚至,他当官也是一把好手。无论在哪里任职,他都留下了有口皆碑的美誉。《典籍里的中国》| 苏轼:独一无二的苏东坡早年的苏轼,豪气干云,满怀雄心,很有儒家士大夫的理想风范。但人到中年,经历一系列挫折后,佛家的世界又令他无比向往。从儒到释,从积极诉求到沉稳观照,苏轼从新的境遇里悟到了人生真谛:一切都是体验,一切都是游戏。此后,他真正活成了独一无二的苏东坡。《典籍里的中国》| 苏轼:独一无二的苏东坡在苏轼的世界,无论平步青云,还是宦海沉浮,都是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,无有对错,无有高下。因此,他可以在朝野之上激扬文字,也可以呼朋唤友泛舟长江,或干脆搬个小凳子,聆听乡民口中的故事传闻。就像他那首《定风波》写的那样: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来源:有书《典籍里的中国:文人圣贤》第三章

分享到:

喜欢0发布评论

1条评论

发表评论

  • 昵称(必填)
  • 邮箱
  • 网址